NG体育4月30日,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《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 (2025-2035 年) 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到2050年之前,河南将打通3700公里内河航道,全面建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。
更重要的信号是,河南正在谋划47个内河水运项目,总投资1416亿元,借助这个大手笔,一举打通内河航运体系,全面融入长三角!
曾经,隋唐大运河连接开封与江南,源源不断的贡奉造就了繁华甲天下的汴梁城。如今,中原大省又要借此重新打通“任督二脉”,直奔大海。
早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河南省省长建议,将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,在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。
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,又明确了一项重点工作,“加快沙颍河、淮河、唐河等13个港航项目进度”。
未来NG体育,郑州将成为集“公路枢纽”“铁路枢纽”“水运枢纽“空运枢纽”身份于一身的超级大城。
五代十国以后,开封的政治地位之所以反超洛阳,就是因为洛阳段运河年久失修,开封成为南北水运的交汇点。
明清时期,河南朱仙镇凭借着发达的漕运贸易,成为与湖北汉口镇、江西景德镇、广东佛山镇齐名的“四大名镇”。
河南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,水运潜力极大。虽然黄河缺水,通航条件不佳,但河南船只可以向南航行。
不过,后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、战争纷争不断、河道年久逐渐淤塞,加上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,河南的航运系统慢慢衰落了。
改革开放以后,沿海城市经济率先腾飞,因铁路而兴的郑州选择了“陆运+空运”模式NG体育,大多数人就忘记了河南可以通航的历史。
内河航运运量大、能耗小、污染小,水运成本更是是铁路的三分之一,公路的七分之一,这对于需要大宗商品运输的河南来说,相当有必要。
作为天下闻名的“农业大省”和冉冉升起的工业基地,河南急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,抓好内河航运成为一条出路。
2022年,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(2022—2035年)》提出了“一纵三横九支+其他航道”的总体布局以及周口港、信阳港为主要港口加8个地区性重要港口的港口布局。
从规划图就可以看出,河南水网密布,纵横交错,通过四条大动脉,汇入淮河、长江水系。
2023年9月,河南省召开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,更是传达了“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”的明确信号。
2023年12月,河南“11246工程”发布,明确提出力争到“十五五”初,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,完成投资1000亿元,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,打造淮河等4条通江达海新通道,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个中心港口。
今年初召开的2025年河南省水运工作会议,明确定调开展“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”行动,重点实施强化通道网络建设、强化港口能级建设等“七大建设”。
“强省会”战略的河南,近年来正面临的压力不小。2024年,河南经济第五大省的位置连续三年被四川赶超,“中部外贸第一省”的宝座也被安徽夺走。
举全省之力建设的省会郑州,经济增速未达预期。2025年一季度郑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3459.5亿元NG体育,比去年同期(3537.9亿元)还要少78.4亿元。郑州是中西部省会城市中,唯一一个经济增量为负的城市。
与此同时,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。2018年,皖苏浙沪GDP占全国总量的比值为21.9%。2025年一季度,皖苏浙沪GDP占全国比重上升为25.2%。
这一点也可以从有关河南建设内河的报道中,经常出现连接、加入、融入长三角的字样看出来。
有数据显示,全球60%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,70%的工业资本集中在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地区,全球前50大城市90%都是港口城市。
在2024年GDP前十城市排行榜上,北方城市只剩下了北京,剩下的九座城市要么属于长江流域(上海、重庆、苏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南京)、要么属于珠江流域(深圳、广州)。
发达便捷的水上物流,既可以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,又可以提高本地各项产业的竞争力。
但是,水运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占比仍然偏低NG体育。据证券时报报道,2023年,我国公路货运量403.4亿吨,水路货运量93.7亿吨,水路货运量只有公路货运的不到三成NG体育,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从安徽的案例可以窥见一二。在联通淮河和长江的江淮运河开通后,两大流域之间不必绕道京杭运河,水运周期缩短约三分之一、运费降低约四分之一。
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测算,江淮运河通航后,每年可节约腹地大宗货物运费60多亿元,降低沿线个百分点。
以前合肥生产的汽车,要想卖给外国人,只能走公路或铁路到上海,运输成本很高。现在,合肥产汽车可以通过“江淮运河+长江黄金水道”的形式,送到上海港口,交通成本大大降低。
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,2024年,全省完成港口吞吐量6085万吨,同比增长29.8%,集装箱吞吐量10.9万标箱,同比增长20.4%。
广西先行一步,总投资680亿元全长134.2公里的平陆运河已经开工,连接西部内陆与北部湾港口,为大西南地区打通新的出海通道;
江西正在规划中的浙赣粤运河,将要投资3200亿元,横跨浙江、江西、广东三省,连接起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区,战略意义重大;
航运资源良好、有“一江一湖四水”的湖南,也在加速湘桂运河的开工,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;
《湖北省域战略规划》中提出,要推动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建设,战略性谋划荆汉运河,突破长江中游航运瓶颈。推进汉湘桂湖北水运通道建设,畅通南北水运大通道。
2023年,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计达30256亿元。其中公路建设28240亿元,同比下降1.0%。而水运建设2016亿元,同比增长20.1%。
公路铁路建设出现退潮,水运建设却进入“第二春”。难怪有人说,“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,但又在重塑一个全新的大航海时代”。
而身为“中国十字路口”的郑州,多年前就已经是中国公路、铁路、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。内河航运,成为郑州交通建设的最后一块短板。
如果郑州把这块短板补齐,成为全方位的国际交通枢纽,那么郑州的城市能量肯定能再上一个档次。
特别是联通郑州和周口的贾鲁河如果能实现通航,那么郑州将真正实现通江达海,成为内河航运的“黄金枢纽”。
河南,正在与内陆省份的传统印象渐行渐远,一个“河流曲曲转,十里还相唤”的航运大省正冉冉升起。
2025年风高浪急,世界格局巨变,面对关税、脱钩,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?
若你有这个困惑,一定要看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 ,每周为您解读 国际、宏观、政策、楼市、商业等 重要动向。全年48期,助你看清趋势,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。
原价299/年,通过本文订阅,智谷老读者福利价 199元/年 ,还 加 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!
4、安徽新闻网:江淮“牵手” 泽被一方——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一周年观察